2008年11月7日 星期五

3-6 What Happens to Matter in an Ecosystem?

1.在大自然中某些元素或化合物之循環,會造成營養物質在大氣、
水、土壤、岩石以及有機體中流動,使之循環重覆使用,此即稱
之為『生物地球化學循環』。

2.而此類的循環有:水循環、碳循環、氮循環、磷循環...等,其
中又以水循環以及碳循環較為重要。

3.碳循環:地球的碳元素可由環境進入生物體內,再釋回環境中,
此一過程稱為碳循環。環境中能夠為生物利用的碳,主
要指大氣中的二氧化碳。大氣二氧化碳可因植物的光合
作用而固定於植物體內,形成有機碳,再由食物鏈傳遞
進入動物體內,同時海洋亦能貯存大量的二氧化碳。生
物體內的碳可藉呼吸作用及分解者之分解再形成二氧化
碳,回歸於大氣,形成碳的循環。人類活動如石化燃料
的燃燒、砍伐森林,造成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,同時造
成二氧化碳固定量明顯減少,對碳循環產生巨大的影響。

4.水循環:由於太陽的照射,使得海洋和陸地的水分子蒸發,遇冷
凝結為水滴,再以降水形式降落至海洋、陸地。降至地
面的雨、雪,部分在高寒之地形成冰河,部分則在較低
暖之區,或匯瀦成湖泊;或匯流成河川;或滲入土壤中
成為地下水。最後河、湖、地下水等水分子再流入海洋。
透過蒸發、降水的過程,使地球上的水分不斷在大氣圈
、水圈、岩石圈、生物圈流動的現象,稱為水循環。由
於地球上的水可以不斷循環,因此是一種可更新的資源
,具有取之不竭的特性。

3-7 How Do Scientists Study Ecosystems?

1.親臨於大自然中,實際探訪、直接採樣、觀察、研究。

2.從圖書館獲運用網路資源找尋相關資料,並加以分析、歸納、註解。

3.仿造生態系統並做出相似之模型,以便做研究。
3-3 What Are the Major Components of an Ecosystem?

1.生物圈是由兩大體系共同組成的,分別為:
a.無生命體:水、空氣、營養物、太陽能...
b.有生命體:植物、動物、微生物...

2.食物鏈:生產者(直接運用太陽能製造能量之綠色植物或藻類)→初級消
費者(攝取生產者以產生本生所需之能量)→次級消費者(攝取生
產者或初級消費者以產生本生所需之能量)→三級消費者(以此
類推)→分解者(分解動植物屍體中的有機物並且利用其中的能量
,將有機物轉化成為無機物供生產者如植物再利用,重新以有機
物形式出現於食物鏈的基層,因此造就了能量的循環。細菌、蚯
蚓等生物便屬於分解者。)

3.食物網:由於各種生物未必只依賴一種食物為生,互相之間甚至還有互為
食物的關係,這些複雜的關係往往不是一根鏈條能說明的,因此
把各種關係聯繫起來就會組成一個「網」,此即為食物網。

3-4 What is Biodiversity and Why is it important?

1.生物多樣性是指陸地、海洋和其他水生生態系等所有生態系中活生物體
,包括植物、動物及微生物和它們所擁有的基因以及由這些生物和環境
所構成生態系。
2.生物多樣性包括了遺傳多樣性、物種多樣性及生態系多樣性三個層面。
3.它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可使生態環境維持穩定的基礎,並提供了人類賴
以生存的生命維持系統,其功能如保護土壤、穩定水文、調節氣候。

3-5 What Happens to Energy in an Ecosystem?

能量的流動是透過生態系統中的食物鍊或食物網的關係,由生產者→
初級消費者→次級消費者→三級消費者...以此類推,但每當能量轉移一次
十,僅會保留與原本相比十分之ㄧ的能量給高一層的生物,其餘的百分之九
十會轉變成熱能散佈在環境中,此為十分之ㄧ法則。

然而越高等的生物其所需之能量,相對也越多,因此若要較有效吸收能
量,最好的方法就是直接攝取生產者或較低階層之消費者。
3-1 What is ecology?

1.生態學就是在研究生物與環境的中的物質和能量的相互關係的科學。
其最基本的任務就是研究、認識生物與其環境所形成的結構以及這種
結構所表現出的功能關係的規律。

2.科學家將有機體等級化,其等級體系由小到大分別為:原子→分子(到
此為化學層級)→細胞(物體之基本單位)→有機體(到此屬於細胞層級)
→族群→群聚→生態系→生物圈(到此為生態層級)

3-2 What keeps us and other organisms alive?

維持生物的生存主要是依靠大自然中的四大系統,分別為:大氣層、
水圈、岩石圈以及生物圈
2-3 How can matter change?

1.物質主要會經歷物理變化、化學變化、核反應等三種變化。
隨著變化的不同,也會有不同的結果產生。

2.物理變化:指物質外在形狀的改變,而自己本身卻沒有改變,
也就是說他本身的原子或離子均與原來相同,並無
因此而增加或減少,只是分子和分子間距離改變。
例如:水的三態為固態、液態、氣態,他們存在的
型式雖然不一樣,但是終究還是水,這是不變的。

3.化學變化:就是分子重新組合排列,但是本身的原子並沒有被
破壞,但是物理變化可以隨便轉換,而化學變化就
沒辦法,它通常是無法復原的。例如:氫氣+氧氣
產生水,氫氣本來是H-H排列,氧氣是O=O排
列,最後水是H-O-H排列,但是是有角度的,
類似 O 。
/\
H H

4.核反應:分為天然放射性衰變,核分裂和核融合三種,它不像
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有遵守『質量守恆定律』,它僅
遵守『質能守恆定律』,因為他涉及到了核的變化。

2-4 What is energy and how can it change its form?

1.能量主要是被用來做功或是將其轉換成熱是放於大自然中。

2.能量的轉換主要是靠兩大科學定律,分別是:
a.熱力學第一定律:也叫能量不滅原理,就是能量守恆定律,
不同的能量形式之間可以相互轉化,但是能量既不能憑空產
生,也不能憑空消失。
b.熱力學第二定律:是指熱永遠都只能由熱處轉到冷處,這代
表著在自然界的過程,熱能只會從較高溫處傳往較低溫處。

2-5 How can we use matter and energy more sustainably?

在現在這個工業化的社會,隨著科技日新月異的發展和進步,
伴隨而來的問題就是能源的浪費和短缺,為了解決此問題,我們應
該節約能源並能重覆使用大自然中有限的資源。